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上校張老師-羅先家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【作者速寫】宋玉澄(筆名),財經管理學校六十四年班,已退休。

民國八十七年八月,臺北縣「林肯大郡」因土石流而倒塌的畫面,占據了所有媒體版面,也震撼所有人們的心靈。當年這場慘劇,造成許多家庭破散,更奪走二十八條性命。近廿年後,此事多被人淡忘,卻有一個人,在這場災難中,因被烙下一個永難磨滅的記憶,而造成他日後人生中的重大轉折。
 當年的報導,著重在建物、罹難者與受災家屬及倒塌原因的探究,卻鮮少提及時任步兵六七六旅旅長的羅先家。回憶事發當時,羅先家立即帶領官兵投入第一線的搜尋、挖掘、搬運等救災工作近月餘,直到專業救難單位接手,他才卸下現場救災指揮官的任務。
 任務過後,心思細膩的羅旅長,發覺參與救災的官兵,平常開朗歡樂,之後竟變得沉默寡言。一生都在戰鬥兵科裡打滾的人,尤其在那較封閉的年代裡,哪裡知道僅僅只是執行救災任務,就會讓官兵產生重大心理衝擊,產生所謂「心理創傷症候群」!
 幸運的是,羅旅長有位賢內助,她非但是北部某知名機構的心理健康諮詢與管理師,更是救國團資深義工「張老師」。這位「張老師」時時在幕後熱心提供正確的心理輔導與追蹤,讓羅旅長有了方針、藥方,更有了依靠,並配合政戰系統,化解了許多潛藏的危機。使羅旅長深切體認到,在看不到的堅強外表下,可能包藏一顆易脆、易折的心靈;也體悟到,唯有健康、成熟、平衡的心靈,才是一切成功的保證。
 林肯大郡─那曾是廢墟、生離死別、讓人落淚與心碎的地方。可是,那也是一方土壤,默默地在羅旅長的心裡,埋下了一粒「張老師」的種子,他立志要像他夫人一樣,能撫慰、陪伴、鼓勵身陷生命幽谷與低潮的人們,讓他們看到陽光,重拾歡笑,找到生命的出口。
 民國九十六年,羅旅長雖已晉升副參謀長,卻因精實案,離開了他熱愛的部隊。但正如西諺所說:「上帝關上了一扇門,必同時也開啟了一面窗。」已是榮民的羅先生,想完成當張老師的心願,在歷經一年的準備、考試與甄選後,他終於在同期五十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。
 成為張老師,成就他一段脫胎換骨的蛻變,羅先家感性的說:「這一路走來,都靠太座的扶持……讓自己知道如何與人相處,不斷的成長;也讓自已在成長的過程裡,嚐到生命的真諦、美好與分享。」
 停頓了一下,羅先家又挺直身軀驕傲地說:「軍旅生涯也有好的,包括豐富了個人的經驗與歷練,在接觸各個灰色案主時,能迅速又理性的調整心態,找到最好的陽光方案。」?
 「在你的背後,有人暱稱你是上校張老師。」我有意提點並有些鼓勵的說,他是現今救國團張老師行列中唯一的上校軍官。沒有想到,他竟回我一句:「在這個不求名也不講利的行業裡,我永遠都是新兵。」
(點閱次數:1232)